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花样游泳队巴黎奥运备战冲刺 全新编排惊艳国际赛场-ng体育

时间: 2025-08-17 点击数:

在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不足百日的关键时刻,中国花样游泳队正以全新姿态进入备战冲刺阶段,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公开了队伍的最新训练成果——一套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美学的集体技术自选节目《鲲》,其高难度动作与艺术表现力已在此前的蒙特利尔世界杯分站赛中赢得国际裁判的一致高分,这支曾多次站上世锦赛领奖台的“水上芭蕾”劲旅,正以创新与突破向奥运金牌发起冲击。

历史突破: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花样游泳自1984年进入奥运会以来,长期被俄罗斯、美国等传统强队垄断,中国队的崛起始于2010年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黄雪辰/刘鸥组合首夺双人项目铜牌;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蒋文文/蒋婷婷姐妹斩获技术自选银牌,改写亚洲选手在该项目的最佳战绩;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中国队在集体项目中力压乌克兰、日本,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标志着中国花样游泳正式跻身世界一流梯队。

中国花样游泳队巴黎奥运备战冲刺 全新编排惊艳国际赛场

“我们不再满足于模仿,而是追求用中国元素讲好世界故事。”主教练张晓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悉,巴黎奥运周期中,队伍聘请了法国编舞大师克里斯托弗·奥利维尔参与节目设计,将敦煌飞天壁画中的飘逸感与武术的刚柔并济融入动作编排,同时将托举难度提升至国际领先的“四级”标准(国际泳联最高难度评级)。

技术革新:难度与艺术的平衡

国际泳联(FINA)于2022年实施新规则,取消艺术印象分,将技术分权重提高至70%,这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同步性提出更高要求,中国队的应对策略是“以难制胜”——在《鲲》的编排中,队员需在30秒内连续完成“火箭托举”“莲花旋转”等三个高难度动作组合,莲花旋转”要求底座运动员单臂支撑队友完成720度翻转,目前仅中国与西班牙队能稳定完成ng体育

“新规则下,体能训练占比从30%提升到50%。”体能教练王岩透露,队伍引入航天科技研究所开发的“水下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修正队员的发力角度误差,队内还增设“抗干扰训练”,模拟赛场噪音和灯光变化,以提升心理稳定性。

中国花样游泳队巴黎奥运备战冲刺 全新编排惊艳国际赛场

新老交替:00后小将挑大梁

本届奥运阵容中,除队长冯雨、世锦赛MVP肖雁宁等经验丰富的名将外,19岁的王芊懿、20岁的张雅怡等新生代选手同样备受关注,王芊懿在2023年福冈世锦赛替补登场,凭借单人自由自选节目《洛神》一战成名,其水下憋气时长达到1分58秒,超过俄罗斯选手保持的1分52秒纪录。“年轻队员的爆发力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张晓欢评价道。

伤病隐患不容忽视,主力队员林彦含在冬训期间因腰部应力性骨折暂停训练,目前仅恢复基础陆上课程,医疗团队负责人李志强表示:“我们采用冲击波疗法结合中医针灸,力争在6月选拔赛前让她重返水池。”

国际格局:多强争霸暗流涌动

尽管俄罗斯队因国际禁赛缺席巴黎奥运,但西班牙、意大利等队的上升势头迅猛,西班牙队在2024年欧锦赛中以《弗拉明戈之魂》夺冠,其标志性的“叠罗汉式托举”被国际泳联评为“年度最佳创新动作”,意大利则依靠归化选手、原俄罗斯名将斯维特兰娜·罗马什娜提升双人项目竞争力。

“中国队的优势在于动作精度,但欧洲选手的即兴表现力仍略胜一筹。”国际泳联技术委员玛丽亚·何塞·阿尔卡拉分析称,对此,中国队在训练中增设“即兴编舞考核”,要求队员根据随机音乐在10分钟内设计8小节动作,以培养临场应变能力。

奥运前景:冲金之路挑战重重

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将于8月5日至10日在马赛港临时搭建的水上中心举行,露天场地可能面临海风与潮汐的影响,中国队将参加集体与双人全部两个项目,其中双人组合王柳懿/王芊懿近期在世界杯系列赛中连续两站击败日本搭档乾友纪子/吉田萌,被视为奖牌有力争夺者。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金牌,更要让世界看到花样游泳的更多可能性。”队长冯雨在队内动员会上表态,据悉,队伍将于7月初赴法国进行适应性训练,并针对露天场馆的光线角度调整动作视觉设计。


(新闻完)